永定法院:守护绿水青山 共建美丽中国
2025-06-05 17:19:17          来源:湖南法治报 | 编辑:王辉 | 作者:陈美凤 龚安妮 | 点击量:8240         

湖南法治报讯(通讯员 陈美凤 龚安妮)在第54个“六五”世界环境日到来之际,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,牢固树立和践行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的理念,近日,张家界市永定区人民法院澧水环境资源法庭围绕“美丽中国我先行”主题,深入基层开展多样化的生态环境保护法治宣传。

普法进茶园:守护土壤与水资源的绿色根基

在莓茶种植基地,澧水环境资源法庭干警向茶农和村民普及《土壤污染防治法》《水资源保护法》等法律法规,并结合典型案例讲解农业面源污染防治、节水灌溉等知识,倡导科学种植与生态保护并重。

“莓茶是我们的‘金叶子’,保护好土壤和水源,才能让产业长久兴旺!”一位茶农在听完讲解后感慨道。

古树下的法治课:红色传承与生态保护同行

在教字垭镇红椆古树群旁,澧水环境资源法庭干警与当地群众共同学习《古树名木保护条例》等法律条文,讲述这片古树群与革命历史的深厚渊源。

“古树是活的文物,更是红色记忆的见证者。”通过互动问答,村民们加深了对古树保护法律责任的理解,纷纷表示将主动参与巡护工作,守护绿色“乡愁”。

文旅融合普法:让文化遗产焕发新生

走进白羊古刹、大庸古城等古遗址,澧水环境资源法庭干警将《文物保护法》宣传与文旅发展相结合,向过往游客和市民阐释文物保护与合理利用的法治边界,呼吁在开发中也应坚守生态红线。

“老祖宗留下的瑰宝,必须用法律之手精心呵护。”一位市民驻足认真聆听,表示会将环保法治理念融入到实际行动中。

守护大鲵:护航生态多样性之美

此外,澧水环境资源法庭借助每一次“增殖放流”活动,围绕非法捕捞的危害性、增殖放流的必要性、流域治理的重要性等多个方面,向当地渔民进行普法宣传并发放环保袋,呼吁社会公众共同守护大鲵、守护生物的多样性、守护长江流域生态安全。

“张家界是全国第一个大鲵自然保护区,保护生物的多样性,才可以促进渔业的可持续发展!”一位群众在听完宣讲后提出了自己的见解。

生态环境关系民生福祉,绿水青山承载人民期盼。下一步,澧水环境资源法庭将持续创新“生态司法+普法”模式,立足审判职能,践行绿色发展理念,做好生态环境司法保护工作,以司法之力守护绿色家园,以法治力量护航青山绿水,为建设美丽张家界、美丽中国贡献法院力量。

责编:王辉

一审:曾金春

二审:伏志勇

三审:万朝晖

来源:湖南法治报

关于我们-商务合作-法律声明-联系我们
广告热线:0731-84802118 湖南法治报官网ICP备案号:湘ICP备19000193号-3 版权所有:湖南金鹰报刊社有限责任公司《湖南法治报》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